而杨义做出的反应也令他感动不已。
“我写的这个隋唐英雄传是按照实际情况来书写的,并不会捏造事实,更不会将的事情写的那么不堪,请单郎君放心。一生仗义的单二郎也是我崇拜的人物,绝对会将他写成急公好义,仁义无双的大英雄。”
“哗!他还真敢接!”
“要是让陛下知道了,会不会再次将他关回万年县大牢呢?”
“嘿嘿,坊间传言,陛下释放三百九十四名死囚,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。他敢接受这活一点也不稀奇!”
“此话当真?真有这事儿?”
众人的议论声再次响起,这次搞的杨义都有点尴尬,可他却无言以对,因为他们议论的都是事实。
杨义也不废话,叫旁边记事的下人将这些人的详细信息全部记录下来,再按他们给的钱将人物大纲写出来。虽然他对后世所看的隋唐演义已经忘得差不多了,但大体的细节还是记得住,写出来和后世的书应该不离十。
此后的一个月里,闻讯赶来送钱的人络绎不绝,都是为了先辈的名声来交钱的。这令杨义笑得合不拢嘴,没想到自己是想出的这个止损的主意,居然让他赚钱了。
是的,虽然一开始那些大佬给的钱有上万贯以上,后面所来的这些喽啰也有几千上万贯。全部加一起足有二百三十万贯,刨去李世民强抢的那二百万贯,杨义净赚三十万贯。
但杨义并不满足,他又在新的一期上宣传这个隋唐英雄传了。而且还定了发书的日期,让那些还没交钱的后人赶紧过来把钱交上,还列了一小份名单。
这让那些名单上的人恨得牙根痒痒,不是他们不想为了自己先辈的名声所想,实际是他们已经穷的叮当响,哪还会有钱去买名声?
日子一天天过去,随着首售的日子临近,各路大神都急了,三天两头的往杨义家跑,就怕杨义将他们写得不堪,或者把他们见不得光的一面也写了出来。其中最着急的是程咬金,因为他压根就没给杨义一文钱,他数次出入冠军侯府,每次都是聊杨义和程处默结义之事,还经常以自己是杨义的半个父亲为由,既不给钱,还想要好名声。
原本杨义就对程咬金这个角色非常头疼,如果对方真给钱了,他该怎么创作?还是按照原来的套路,写他三板斧的事?
可如今却不用多考虑了,这家伙一文钱都不给,除了那三板斧本事,还有什么?这种铁公鸡还想要名声,不将他写成杀人放火的淫贼就不错了。
首售当日,杨义特意选在众大臣旬日的前一天。他知道,如果这书一旦传开,这些官员肯定会拿着兵器往他家跑,特别是看到义薄云天单二郎那一段,肯定被打烂屁股。
其实杨义早在月初就开始准备这一期的了,但为了尽可能多印些出来,还要保证每一期的正常发行,他又增加了一百多人分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印,终于在售书的前一天赶出了二十万册。
按目前长安城的人口,能用一贯钱买的,就这么多人了。
由于先前已赚了三十万贯,杨义决定采取半卖半送的营销模式,只要吸引更多人看后,以后看情况再加印、加价就是了。
售书地点放在四个地方,东市的墨玉轩门口、平准署旁,平康坊,西市的第一家。可令杨义没想到的是,现场的火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拍卖会。
先前制定先排队后买书的规矩,在这些仗着身份涌进前面的权贵下人面前,变得混乱不堪。他们个个穿着光鲜亮丽,手拿大布袋,里面沉甸甸的,明显是铜钱。